江西石艺

潦河石

发布时间:2016-02-27

    潦河石是指产出于江西省潦河流域的观赏石的统称。潦河是江西五大河流之一——修水的最大支流,发源于江西省赣西北九岭山区,潦河有北潦河和南潦河二源,分别自西向东、自北向南在安义县汇合后在永修县汇入修水注入鄱阳湖,河流全长193公里,流经奉新、靖安、安义、永修等县,流域面积4333平方公里。
    潦河石主要石种有筋纹石、金纹石、画面石、蜡石、潦河红、紫金石等。以黑、白、灰为主色调,朴素典雅,被称为人文石、文化石,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、收藏价值、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。
    一、筋纹石、龟纹石


 
    筋纹石和龟纹石是一类布满筋络和斑纹,因差异风化而形成的观赏石。原岩经亿万年的风化、侵蚀、冲刷和搬运,较软的基质——凝灰质砂岩被侵蚀,质硬的黑色硅质层理凸出石体,形成千变万化布满黑色筋络或似龟甲斑状图纹,加上底色与筋纹之间色泽又存在差异。所以,色泽的反差,软硬的凹凸,点与线,线与面的自然分布,形成了多种多样形状和画面。形体怪异沧桑,纹质苍劲温润,筋纹饱满,疏密有致,成形成画率高。
    二、潦河画面石、图纹石、文字石
    潦河画面石、图纹石、文字石原岩为含炭质水平层理的凝灰质砂岩、粉砂岩,在外力作用下,岩体易沿层理裂开,在后期风化、侵蚀作用下,形成了一幅幅反差强烈、图纹清晰、惟妙惟肖的图纹或文字,恰似中国水墨山水画,又似黑白版画和漫画,是中国画面石中独具特色的一种石种

 
    三、潦河蜡石
    潦河蜡石是中国蜡石中少有的除了“玩质”还可以“玩纹(图纹)”的蜡石。潦河蜡石原岩产自潦河花岗岩体中的石英脉中。蜡石种类繁多,主要有以质取胜的胶蜡、冻蜡;以粗大条纹为特征的细蜡和以“纹”取胜的晶蜡。晶蜡由显晶质的石英与非晶质(隐晶质)的硅胶(胶蜡)组成,形成特有的“有图纹(图像)”的蜡石。图纹颜色多变,从浅黄到中黄、桔黄,变幻莫测,形成许多奇异的图纹。其成因为花岗岩中的裂隙在后生富硅岩浆或矿液充填时差异冷凝(结晶)而形成。潦河蜡石的主要特征是:有丰富的内透纹,而且纹理多姿,水纹、云纹、锯齿纹等美轮美奂。且皮色鲜美,肌理像颗颗珍珠,晶莹剔透,形体画面状物如神。

    四、金纹石和黑金刚
    金纹石和黑金刚均为硅质岩,产自北潦河。由于不含或少含陆源碎屑物质,一般认为生成环境为稳定的静水环境。硅质来源一方面是陆缘补给,一方面火山活动也提供一部分硅质物。当水体中硅酸盐臻于饱和,并条件适宜时,就可能发生硅酸盐变为凝胶,沉淀为硅质岩。
    金纹石是指含有金色纹理和图像的硅质岩,岩体为墨绿色或黑色,是后期矿液(二氧化硅)充填裂隙而成。墨底黄纹,贵气端庄,画面亮丽。黑金刚为含炭硅质岩,颜色深沉庄重。这二种岩石,石质坚硬,经长期冲刷、磨蚀,石肤光滑,很受藏家欢迎。
    五、潦河红
    潦河红产自潦河的北河,为上元古界上部震旦系紫红色砂质板岩,石质细腻,硬度适中,颜色丰富,紫色基质上掺有白、绿、黑等条纹或图纹。目前潦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已开发出文具、砚台、茶具、石雕和陈设石等产品。
    六、潦河绿片岩及其它
    潦河绿片岩产自双桥山群(北潦河),为动压变质作用形成的绢云母——绿泥石片岩。外表呈绿色、黄(灰)绿色,
细鳞片变晶结构。
    紫金石——紫色石英砂岩。
    构造石——构造形迹石。
    荔枝冻(石)——荔枝状水晶晶芽集合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