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论鉴赏

浅谈根雕艺术的创新

发布时间:2016-02-27

庆元周宇根雕工作室  周宗敏
    何谓创新?即创造革新。
    如何创新?却没有现成的答案。
    根雕艺术的创新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,在根雕艺术创作的每一个环节,都蕴藏着无限的创造革新空间。笔者认为,创新是个认识、提高、发展,再认识、再提高、再发展的过程。
中国的文化艺术,门类繁多,百花竟秀,艺术积淀丰富,博大精深。有人更是把精美的根雕艺术作品称道是立体的画、无声的诗、凝固的音乐。当今,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改善,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文化理念日新月异,因此,根雕艺术的创新发展就摆在我们面前。
    创新,说到底是个文化功底问题,时代发展问题。根艺创作技法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却非易事。同一件材体放在不同作者的面前,创作效果是截然不同的。这里不仅会表现出作者的创作技巧,更能显示出作者文化素养的功底。多数根艺作者们认为,好的根艺作品需要具备三个条件,即奇特的根材,丰厚的文化功底,精湛的创作技巧。笔者颇为赞同。除此之外,笔者认为还需增加一个条件,即根雕艺术的创新需紧跟时代。
    一、奇特的根材
    奇特的根材,需要寻奇觅美。根雕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讲,是一种发现的艺术。有人说,有了奇特的根材,便是成功的一半。此话不无道理。但发现并不是运气和拾趣,有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功夫,只有丰富生活经验积累的人,具有敏锐艺术审美眼光的人,才更多有缘遇之。没有丰富的审美修养,确实过百木亦难一遇。
    当前,很多根雕艺术家多习惯于找具象形的根材。其实,这样的材料是十分少见的。但不管什么样的材体,只要蕴藏着形式美的形状,便都具备创作的属性。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说:“美是到处都有的,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,而是缺少发现。”“所谓大师,就是这样的人,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,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发现出美来。”由此可见,获得奇根怪木,并不是偶然和机遇,更多的是由涉世阅历,生活积累,审美修养决定的。
    二、丰厚的文化功底
丰厚的文化功底,指的是面对杂乱纷繁,横看成岭、侧成峰的材体,从联想、构思、立意,到整个创作过程,使材体自然美,得以充分的显现和提升,并和人工美有机的交融,所具备的综合素质。任何一件作者满意的作品,都是有强烈思想性的,作者的思想水平、审美层次、文化修养都要在作品中反映出来,并决定着作品的生命力。艺如其人就是这个道理。根雕艺术的学识越渊博,想象力越丰富,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就越能震撼观赏者的心灵,唤起人们的情思。所以,文化素养的程度是至关重要的。每一位根艺创作者都应该尽可能多的了解我国根雕艺术发展、沿革的历史,从中汲取传统的经验。同时,还应尽最大可能多学一些外围知识,如雕塑、美术、历史、文学、诗歌等。正如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说:“艺术的整个美来自思想,来自意图,来自作者在宇宙中得到启发的思想和意图。”这就充分说明了根艺作品思想美及其重要性。同一件根材放在不同作者的面前,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审美效果,意义就在这里。因此,作者心中的天地有多大,作品就有多厚重;文化功底有多宽,作品的内涵就有多深;根雕艺术家的悟性有多高,创作的胆量就有多大。面对一件杂乱纷繁的奇根怪木,如何构思立意,对于根艺作者的艺术修养程度,是一个非常直接的挑战。没有丰厚的文化功底,触类旁通的文化素养,就难以产生奇妙的构思立意,也难以完成令人陶醉的艺术创作。
    三、精湛的创作技巧
    精湛的创作技巧,指的是勤动手、多实践练出来的手上功夫。根材中所蕴藏的自然美和丰富的联想、构图,都要从技法中表现出来。因此,技法是很重要的。罗丹曾告诫说:“轻视技法的艺术家,是永远不会达到目的,就象一个忘记给马喂料的骑马人。”因此,凡施以刀工雕磨之处,要尽力处理好过渡,使之没有匠气。凡是好的作品,都要使人感到如行云流水、浑然天成。艺术是最不自然的东西,但要使人感到是最自然的。许多根艺作者都懂得,根艺作品源于自然,高于自然,还其自然的道理。自然美,是作者施艺过程中,遵从的最高境界。因此,巧藉天然要贯穿于创作的始终。巧用心计,合理而慎重地取舍。除对局部作少量的修饰和必要的雕琢外,重点应放在巧妙地利用根的自然形态上,如枝、须、洞、节、疤、纹理、色泽、态势等,尽量使这些天然特点和神韵,在已确定的艺术形象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充分的体现。在这种创作思想指导下,因材施艺,进行取舍、雕琢、磨制等一系列精到的加工,做到巧藉天然,美有所用,使自然美的“奇”与人工美的“巧”,自然地结合起来,实现原定的创作设想。由于根雕要巧藉天然,虽经施艺但不留明显痕迹,使整个作品的艺术风格浑然一体。
    四、根雕艺术创新需紧跟时代
“艺术创作只有紧扣时代脉搏,艺术作品才会富有历史感和生命力。”这是根艺工作者最重要也必须把握的主题。根雕艺术创新,一方面,要紧跟时代步伐,体现时代精神,才能不断满足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,并引导和提升观众的审美情趣。同时,还要不断提高文化艺术修养,没有丰厚的文化艺术修养,博大精深的艺术宝藏,难以挖掘,不随时代潮流而博动,就会止步不前。另一方面,还需提高创新的理念。何为创新理念?创新理念就是:继承和发展相统一。
根雕艺术创作直接和间接的知识是有限的,更何况有许多新事物层出不穷。新的时代,必然产生新的文化元素,新的生存观念,新的人生价值取向。因此,根雕艺术创新,要求根艺作者必须不断沐浴时代的春风,汲取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理念,来展示现代艺术的蓬勃新姿。在继承祖国文化遗产的基础上,不断推动根艺事业的创新发展。
    总之,根艺的创作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,它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一个复杂的过程,要上升到一个完美的境界,必须处处留心生活,涉猎百家,博采众长,勤学苦练。
    根雕艺术的创作目的,原本是陶情冶趣、供人欣赏的。但在经济、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,它远不止是把玩手艺、装扮生活。其社会价值、经济价值,精神作用是值得引以重视的。它那诗情画意般的艺术造型,天姿阿娜之娇态,挥宏奔放之气势,飘飘于然的韵味,在陶冶情操、愉悦身心的享受中,使人自觉不自觉地寄托着对大自然的无限情思,从而崇尚、爱戴、保护大自然,自觉地和大自然间的天地万物、生灵造化和谐共处。根雕艺术精神方面的作用,便是它那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深遂的意境,深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,在人们透过视觉传导快感,为之陶醉的过程中,不免产生无限的遐想,从中领悟出某些哲理,从而激发人们奋发向上。鉴于根雕艺术品的现实意义,商品艺术问世了,艺术商品化的出现,不仅使废弃的枯根朽木林业资源得以利用,也给根艺爱好者开辟了一条就业的门路,增加了人民收入。
    艺术是脉脉相通的,天地、人世间的事,只要是人听到、看到或体味感悟到的,都尽显其中。有人说,根雕艺术品是立体的画,无声的诗,凝固的音乐。我想,它又何尝不是美丽的传说,动人的故事,奇幻的神话呢?
    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,艺术家们呕心沥血的造诣,给人们带来了无穷快感,同时也促进和提升了人们在艺术享受中的文化品味。正如马克思讲过的:“你想要得到艺术的享受,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。”
    上述,是笔者在创作中的点滴体会和学习众家经验感受。二十多年来,在寻根觅奇,学习根雕文化知识,习练雕磨技巧的路上,始终乐此不疲。
    根雕艺术的生命活力在于创新。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,根雕艺术才能真正得到发展。进行根艺创新要紧跟时代步伐,体现时代精神,才能不断满足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,并引导和提升观众的审美趣味。在更宏大的社会、时代、民族的文化环境、社会景况、历史使命下,根雕艺术家们应不断探索创新,创造出更多更美的精品佳作,为社会、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。
 
    (作者简介:周宗敏,现为江西省根石艺美术学会副会长,江西省根艺美术大师)